1)第24章 国之重器_重生大唐造反武则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李靖,我算是看出来了,你的志向非常远大,人品还很好,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?”

  保长不知道李靖的想法,笑眯眯地看着他,说着说着,就欲言又止起来。

  “保长,有事你说话!”

  人心隔肚皮。

  保长不清楚李靖的想法,其实李靖也不清楚保长的。

  在李靖看来,保长跟着自己从县城回来后,对自己客气了很多,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。

  第一,自己受到了乡正、亭长,甚至是县令和县尉的热烈欢迎,或者是自己已然成了他们眼前的红人。

  第二,自己没少给保长碎银,他虽然不差钱,但却和钱没仇。

  还有一点原因,让李靖想起来就有点小尴尬。

  就像陈雨舒说的那样,保长见自己混的有点大发,疑似想着把他大女儿送给自己做小妾。

  只不过,保长应该是不想让大女儿受委屈,所以一直下不了这个决心。

  难道,保长想着借用自己的耕牛、马车之类的?

  无所谓啊,拿去用就是,记得别累坏它们,也别饿坏它们就行!

  就在李靖琢磨保长的意图的时候,保长笑眯眯的指着县城。

  “李靖,没什么意外的话,你过些日子,打算在这二百亩地里种冬小麦吧?

  二百亩地虽然不是很多,但却和少不沾边。

  最起码,你和你媳妇两个人,算上你要聘请的一些长工,就吃不了这么多粮食。

  所以,你要是有心向上爬,或者是进一步和县令他们搞好关系的话,没必要把粮食都存起来,可以考虑一下捐粮食哇!”

  “捐粮食?”李靖看着保长一本正经的样子,想了想,重重的点点头,“捐粮食肯定是个好主意,等秋天的时候看看再说吧!”

  其实,师爷带着李靖在县城扫货的时候,就不止一次提过这种问题。

  师爷是县令的心腹,是那种秘书,或者是副手般的人物。

  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!

  县令每年的考核项目,除了剿匪、杀蛮子外,最重要的就是粮食生产这一块。

  青云县和其它郡县一样,也设立了一些官办粮仓,目的就是等哪个辖区出现饥荒的时候开仓赈济百姓。

  县财政非常困难,正好朝廷也有相关政策,周县令就不止一次登高一呼:

  但凡往官仓捐粮食二十石者,可授予义民荣誉称号;

  想在县衙做小吏的,也可酌情安排;

  捐粮大户见到周县令,可以不用参拜;

  ……

  不吹不黑,这些奖励确实挺丰厚的。

  但,李靖却对捐粮获得这些好处没什么兴趣,暂时不愿意玩这种操作,远大理想也暂时不方便告诉任何人。

  保长不明真相,误解了他的真实志向,但也没有恶意。

  其实,保长的意见很有参考意义,只是出手角度需要刁钻一些。

  手里有多少粮食,就能收到多少兵马。

  单干这么快乐,为什么要便宜县令?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xx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