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七十八章_当侧妃变成王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因为这件事,杜大人提议管制百姓的言行,要知道在大梁,并不是哪个百姓想进城就进城,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的。

  你在村里串个门没事,你要离开村子去远些的地方,就要去里长那里办通行证和路引,到了地点得去相应的衙门把通行证上交,说明来此处几天办什么事,完事了赶紧回,四处乱窜被抓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  而老百姓一般也没多余的钱财闲逛,一辈子生死都在一个地方,这对于管理者来讲是十分便利的。不让随处走了,你的胡言乱语也就没处说了。

  封建统治可不单单只是封建两个字,统治阶层考虑的也是如何让百姓听话不捣乱。

  清竹想了想道“不可如此过激,言论应该自由,要不然我纵然是堵上天下人的嘴,难道还能让他们心里不怨恨我?这件事的舆论对朝廷也没妨碍,我看百姓们倒是都觉得这位秀才的脑子有问题。要是我一开始就把人给宰了,那说不得我还得承担一些骂名。堵不如疏,不能因噎废食。”

  不过百姓出行需要的路引手续还是要的,也别说出个村就要路引,不是划分行政区了么,你假如要出自己的行政区,那就去办个路引,而且办路引不要钱,你一开始交了钱,回来时钱会还给你。理由只要两个字能概括就行,求学,探亲,经商都可以。

  清竹不想把百姓们死死按在一个地方,言论自由会引发思想碰撞,到时候民间才会有更多有学识的人。有学问和书呆子是两回事,有的人看了书能明悟总结,还能产生新的思想,有的人只能死死照着书本办事,成了个死读书。

  清竹也知道,她手底下的大臣们怕扶桑人纠结在一起反叛,毕竟他们对扶桑来讲属于异族。可是清竹不担心这个,“假如我们让这里的百姓餐风饮露,衣不蔽体,那么我就是把他们按在家里寸步不离,该造反还是会造反。可要是百姓的日子变好了,我是不信他们还会联合起来反叛我的。即便如此,难道我的军队也是摆设吗?只有自己没有信心,也不甚强大,才会害怕百姓们反抗我们。我要是如此胆小,就怕这位子也坐不稳,所以一力压制百姓发展,那才是愚不可及!”

  辫子朝廷就是前车之鉴,或许有的人会不断吹捧什么康乾盛世,实际上那时候的百姓穷的吃土,而且被人压制的麻木不堪,这个很多史料上都有,特别是当初刚来辫子朝廷的外国人,他们看到的就是百姓的贫困和麻木。

  华国后来上百年的屈辱史,□□就是辫子朝廷寄生虫式的统治,他们一开始只想劫掠一些物资女人,后来发现,我靠,这江山都到手啦?可是我们没多少人,怎么办啊?

  辫子朝廷一边坐着龙椅一边胆战心惊,他们随时准备卷着财物跑回老家,当然之前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xx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