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五十七章 孔云龙_德云副总,从退出主流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而看到陈欢语确实对这个节目没什么兴趣后,郭桃儿这才点头答应了下来。

  而通过后边大鹏对于节目的继续介绍,陈欢语和郭桃儿听着也是越来越有底气。

  不得不说这次的京都卫视对于这个节目确实也是下了血本,除了最好的主持人配置,工作人员配置,就连节目的拟订时间都是周末的超级黄金档时间。

  一切讨论完毕,没有异议,随着郭桃儿点头后,京都台内的早就研究透的方案,也都按照既定方案一步步的开始准备了。

  而郭桃儿的工作内容毫无疑问又增加了好多,毕竟综艺节目这东西不同于相声,一个捧哏的一个逗哏的,两个人商量好了上去就说吧。

  台下除了观众以外,别的都不需要管了。

  而综艺节目的话,他是有很多的提前量需要先准备好,排练好的。

  最简单的就像是访谈类综艺节目,你要请谁???请的他你需要针对他来聊什么话题???是爱好???工作???还是八卦爱情???

  而且还要包括怎么样去跟嘉宾互动,就比如性格方面,嘉宾总会有内向、外向、话多、话少的。

  对于话少的,主持人要怎么样勾搭的他多说一些东西,对于话多的,那么又要懂得怎么控场去让大家都有出镜,都有话题可说。

  之前在网络上,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嘲讽过国内某位著名主持人的访谈语录:“我不信”

  其实这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还真是有点冤枉人了。

  因为访谈节目中有些问题他是故意设置的看起来很浅显、明知故问的。

  主持人真正想设置的提问,往往都是广大观众的好奇点,一是有些话从受访者嘴里说出来,远比主持人概括、升华要生动、深刻。因此需要采访者明知故问,甚至故意刺激受访者。

  二是有的问题设置并非独立的,可能是一个话题的引子,可能是为后面的问题作铺垫。

  包括有些时候为了起承转合、有些时候为了鼓励受访者多说一些,主持人就会出现一些“小动作”,比如看起来傻呵呵地奉承、再比如“真的吗?我不信”

  甚至可能仅仅是对着受访者点个头,表现出肯定或期待,仔细观察其他作访谈节目的主持人,都有自己习惯的“小动作”。

  这些操作其实更多的就是主持人的“技术手段”,就像春晚开心麻花玛丽饰演的马屁精一样。

  领导说话先要表达质疑,然后说完了再装作恍然大悟,深受启发,这其实就是主持人技术手段的浅显应用,和“我不信”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。

  主持人的高情商只是附加项目而不是必须项,在为了套出嘉宾更多的话题这个终极目的的时候。

  必要的低情商和质疑、不礼貌其实是非常有用的。

  而如何在这种质疑、不礼貌后还能把这个话题,和这段关系缓和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xx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