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434章 社稷之主_儒道至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福分!

  方运也愣了好一会儿,没想到自己能发出社稷之声,完全是预料之外,随后想到那寿玉王座,明白了缘由。

  但是,张破岳等方运的好友除了喜悦之外,还有一丝担忧。

  他们暗中传书给方运。

  欲得其利,必承其重。

  读书人与国运一旦关系太密切,会影响圣道方向。

  方运却微微一笑,统一回复致谢,并不多言。

  身为读书人,当背负一族,区区一国岂能奈何?

  过了许久,众官在回过神了,祝贺不是,不祝贺也不是。

  若是当众祝贺,简直是把太后和景君架在火上烤。

  不祝贺,又有点藐视社稷之主。

  那礼殿的大学士林守岩还在看着方运,别人没有觉察方运的用词变化,但他第一时间发觉。

  方运在说那句话的时候,不是自称本相、本官或微臣,而是称“本圣”,这意味着,方运并不仅仅是以左相身份颁布这个禁令,还是以虚圣之身。

  林守岩手碰官印,传书给礼殿阁老,内容只有七个字。

  方运欲悖逆大礼!

  方运不经意间看了一眼林守岩,随后继续道:“尊礼一定要尊,但不能像我那般尊。我当时只执迷于孔圣的那几句话,却忘了孔圣对礼的看法,还有另一句话,在《中庸》之中。子曰:吾说夏礼,杞不足征也。吾学殷礼,有宋存焉。吾学周礼,今用之,吾从周。”

  方运继续道:“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,但联系《论语*八侑》中相似的话,我们便得到较为正确的理解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孔子知道夏朝的礼,但继承夏礼的杞国已经势弱,没有保存好夏礼,没有办法佐证。孔子学过商朝的礼,但殷礼在宋国也只是残存,也不足以证明孔子的对错。孔子学过周礼,现在广为流传和使用,所以,孔子不去遵从夏商之礼,而遵从周礼。”

  “很多人认为,孔圣之所以遵从周礼,是因为周礼完善,而夏商两礼残缺。但却忽视了最关键的‘今用之’。有人说,这是在说孔圣自己用,大错特错。联系其他书中孔圣对礼的看法,本圣在《中庸新注》中说过,孔圣不是不喜欢夏礼,也不是不喜欢商礼,而是他认为,夏商的礼教不能适应新的时代,已经被历史抛弃,即便残存,即便孔圣自己知道,也没有用,根本无法推行传播。周礼却不同,流传很广,并且有实用性,孔圣遵从周礼,推动周礼,便是因为当时只有周礼能适应那个时代,也只有周礼能形成统一的礼道,也只有周礼能结束那时候的纷乱。”

  “换言之,并非是孔子顺从周礼,而是孔圣借周礼之名,定国安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xx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