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891章 方运解题_儒道至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路弘想了想,问:“方虚圣,您方才提到鲁庄公十年发生的曹刿论战和长勺之战,说稍后提及,为何后来只字不提?”

  “咦?”众人这才发现,申洺立刻精神起来,这可能是方运的疏漏,或许是突破口。

  方运微笑道:“路捕头,亏你还是兵家之人。别人不知道如何计算曲阜到齐国边境的大概距离,你怎会不会计算!你啊,死读书,读死书!”

  方运说到最后,收起笑容,声音震得周围的人耳朵嗡嗡作响。

  方运一身白衣,立于凉亭,神色严肃,不怒自威。

  在场众人本能地感到寒意遍体,哪怕是申洺都情不自禁低下头,方运是县令,但也是虚圣!

  在殿试期间,方运是不能动用虚圣特权,但众人也不能无视他的地位。

  若方运以县令之身指责路弘的政务问题,在场官吏都可直接反驳。但方运现在是讨论学问,众人必须要先聆听,等方运表达完所有观点,众人才可以反对。

  路弘望着方运,感到站立在面前的不是一个少年,而是一位严师,不敢有丝毫的恼怒,弯下腰,虚心道:“请方虚圣指点。”

  方运道:“你背诵一遍《曹刿之陈》!”

  路弘还是有些疑惑不解,略一思索,当众背诵:“鲁庄公将为大钟,型既成矣,曹刿入见,曰:‘昔周室之封鲁,东西七百,南北五百……’”

  路弘继续背诵。

  《曹刿之陈》又名《曹沫之陈》,是记录鲁国兵家大将曹刿与鲁庄公谈论政事和军事的书籍,乃是一部兵书。只不过由于年代久远,甚至早于孔子诞生一百多年前成书,多有佚失。

  对于读书人来说,孔子诞生之前的历史都相对模糊,也是这题的难点所在。

  路弘背诵完整篇《曹刿之陈》,还是有些疑惑,其余众官也全力思考,不知道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。

  方运见众人都想不到,叹息一声,道:“路弘,我问你,曲阜与齐国边境之间地形如何?”

  “乃是平原地形。”路弘回答道。

  “当时鲁国与齐国如何作战?”

  路弘不假思索,答道:“战车在前,士兵在后。那里地形单一,战术自然也单一。”

  “我再问你,《曹刿之陈》中论述鲁国抗击齐军,会用时几日?”

  “最多两三日结束。”

  “战车与士兵的行进速度,你可能估算出来?”

  路弘愣住了,所有官吏也愣住了。

  几乎在刹那之后,所有人恍然大悟,露出喜悦之色,如同读书有所收获。

  路弘立刻回答:“原来如此,鲁庄公十年,曲阜离齐国边境约一百一十里。”

  “善。”方运微微点头。

  一些官吏收敛喜色,相互看了看,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无奈之色。

  几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,方运竟然能生生从中找出联系,通过兵书中的军备调度、战斗时间和战车速度等细节,推算出两地的距离,简直匪夷所思。最关键的是,一切只是在几息内完成。

  邓学正抛掉手中的试卷,道:“仅此一题,下官便远远不如方虚圣,下官先认负。”

  路弘同样扔掉手中的试卷,道:“学生也认输。天才之智,远不能及。”

  其他十一个参与比试的人面色难堪,但都没有放弃,只是气势彻底被方运压垮,一个个就像是被老师批评的学生一样,愁眉苦脸。

  院君温固沉声道:“下一题。”

  接下来,申洺继续一道题一道题解答、核对。(未完待续。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xx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