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十七章 茅山上清派宗师,刘混康!(求收藏,求鲜花)_大宋:我变成了高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更让赵佶在意的是高俅的那句话,文,也许能治国,武,必能安邦。

  此言与他的理论相违背。

  若不是他将高俅视为心腹,早就龙颜大怒,流放其出京了。

  “俅,你真的认为,武能安邦,那我大宋岂不成了蛮夷。”

  高俅嗤笑道:“蛮夷?西夏算是蛮夷之地吧,可两国交锋,却是胜少负多,究其原因,还是武力薄弱。”

  这是事实,容不得赵佶否认。

  “西夏政乱不断,就是因为重武轻文,无治国大才。”

  “所以,得文武兼备啊。文主内,武主外,大宋才能昌盛,保证屹立不倒。”

  如果说,用嘴皮子能改变赵佶重文轻武的事实,高俅愿意一直说下去。免得战乱四起,到时,苦的还是平民百姓。

  赵佶典型的死鸭子嘴硬,纵使诸多证据摆在面前,也要辩驳一番。

  他还未来得及开口,始终旁观的老道突然起身,赞称道:“高居士所言,有理有据。”

  高俅这才注意到两名陌生的道士。

  赵佶崇尚道教,皇城内经常出现道士,故此一开始并未在意。

  “刘先生也认同高卿的说法?”

  老道点了点头:“陛下若能善用文武之才,大宋国力将更上一层楼。”

  赵佶陷入沉思,但根深蒂固的理念哪有那么容易扭转。

  沉默片刻后,竟选择了逃避,趁机转移话题。

  “俅,为你介绍。这是刘混康先生和他的徒弟笪静之。”

  高俅闻言,关于刘混康二人的记忆涌现。

  刘混康,人称华阳先生,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五代宗师,善于观天象、卜算之术、驱疾病。

  笪静之,刘混康之徒,茅山上清派第二十六代宗师,尽得师父真传。

  二人对赵佶在道教的一些举动中,有着重要作用,深得赵佶信任。

  “原来是华阳先生。”

  刘混康一愣,说道:“高居士听闻过贫道?”

  “久闻大名。”

  赵佶插言道:“刘先生不愿住在宫中,可道观距宫中甚远。为此,想了个折中的办法,刘先生师徒住在你府上,方便随时进宫。”

  高俅自然没意见,对他来说,刘混康和笪静之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。

  “既然如此,你便带着刘先生回太尉府吧。”

  经过文武的争论,赵佶没有心思再论道。

  高俅觉宫中无趣,巴不得赶紧离开。

  刘混康师徒向赵佶躬身致意后,便跟着高俅,一行三人离开了福宁殿。

  赵佶长舒一口气,双目微闭,说道:“梁公公,文武孰重孰轻,你有何看法?”

  梁从政惊恐的回答道:“奴才学识浅薄,想不通。”

  “唉,纵使你心中有长篇大论,怕是也不敢说与我听。”

  汜减zC*wX.org汜。梁从政急忙磕头跪拜:“陛下息怒。”

  “好了好了,平身吧。”

  赵佶说完,身手去摸桌上的水果,却摸了个空。

  “哎,我的金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xx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